副董事長蔡正富表示,成立於1973年的艾美特電器在50年內完成四次轉型。 (聯合報系資料庫)
九江市臺商協會會長、艾美特-KY(1626)副董事長蔡正富,堅持公司「像造太空梭一樣做產品」信念,協助公司從外銷獨大轉型到「兩條腿走路」、並在2013年於臺灣上市,成爲大陸循環善行業標準起草單位,公司的小家電產品,可與大陸家電巨頭格力、美的較勁。
蔡正富1月12在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基金會主辦的「艾美特50年四次華麗轉型」演講中表示,「太空梭的製造最嚴格,每一個微小零件都要禁得起最苛刻的檢驗,艾美特一直以來也是這麼做。」
四次轉型 精益求精
這樣的嚴苛也擴及到其他小家電,光是艾美特的空氣循環扇,就連續四年蟬聯大陸行業第一名。
蔡正富自豪地說,「每一個細節都能夠決定產品最後的品質,所以艾美特的產品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,連西藏也有艾美特的電暖器。」
他觀察到,深圳手機廠最多時有1,000多家,現在剩下不到一成。「電風扇看起來很簡單,但只要掌握核心關鍵的馬達之後,剩下塑膠外觀,可以有千萬種變化設計,艾美特平均1.5天就能推出一款新品。」
成立於1973年的艾美特電器,是臺灣小家電代工製造商。在50年內完成四次轉型。第一次是在1991年於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工廠建成;第二次是創立自有品牌「艾美特」(AIRMATE),從OEM(代工生產)到OBM(自有品牌)的轉變。
日銀升息為何全球淡定?平倉潮遲早湧現 經濟顧問:市場氛圍迥異去年
第三次則是2014年在江西九江建成艾美特工業園;第四次是抓住石巖街道產業升級的商機,與當地合作打造海谷科技產業園,成功將舊廠房更新升級爲高階智慧製造產業園區。
目前艾美特在大陸內外銷比重各半,代工客戶包括日本日立與KOIZUMI、南韓三星、美國Vornado,以及德國Rowenta等,產品行銷世界100多國。
蔡正富表示,早期艾美特曾接過日本三洋的訂單,折服於日本公司對產品品質的要求。「例如歐洲市場認可的機芯,三洋卻認爲50%都不合格。遇到這樣的情況,艾美特馬上根據對方的品質要求標準,升級加工設備,最終控制產品不良率低於3%。」
他指出,早年做三洋的產品,知道不賺錢,甚至虧錢,「但是我們知道必須這樣做,才能做大,再做強。」
蔡正富還分享,能夠與日韓維持長遠合作關係,關鍵在於艾美特從工業設計、模具開發、金屬衝壓、組裝生產至末端測試,所有工作全部一手包辦,甚至在產品裝進貨櫃前,就幫客戶依型號分類,客戶收到貨櫃就可以把產品直接拉到終端銷售。
此外,艾美特在大陸內銷市場的產品,定位與日韓不相同,因此自有品牌不會與合作伙伴產品衝突。
智慧製造 戰略佈局
隨着市場佔有率愈來愈高,艾美特產能緊缺,必須開闢第二生產基地,用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產能需求。蔡正富指出,當時光是倉庫遍佈深圳,合計25萬平方公尺,實在分佈太散,運輸成本高。
於是艾美特於2014年選定江西九江,作爲在大陸的第二生產基地,建設智慧化生產線。2015年九江基地建成並投產,成爲內銷結算中心,寶安工廠作爲外銷市場生產基地、集團研發中心與企業總部。
由艾美特一期生產廠房舊址改建的海谷科技產業園區,於2023年5月18日正式亮相。艾美特形成「全球總部+深圳產業園區+九江產業園區」戰略新佈局。
蔡正富表示,這是寶安區第一個批准立項的「工改工」專案,也是第一個建成的「工改工」項目。圍繞艾美特品牌和產品鏈,園區還引進專精特新企業,在園區內設立研發部門或者總部。
他介紹,園區聚集了精密製造、新能源產業、大健康產業等產業羣,包括和艾美特產業鏈緊密相關的電機、電器零件等上下游企業。
由於員工大多來自外省份,子女放暑假該如何照顧成爲難題,艾美特於2009年首創暑期課輔「深艾小候鳥驛站」,由工會主導、政府支持、社工管理,邀請大學志願者和工會義工擔任講師,提供「藝術特長培訓+功課輔導+德育教育+統一用餐+親自服務+社工個案輔導」的一站式託管服務。
蔡正富表示,讓員工將放暑假的子女接到深圳團聚,既減輕員工照顧子女的負擔,也緩解留守兒童「二次留守」問題。而當義工的大學生,有一部分是「老候鳥」來輔導小朋友學武功、學藝術或者複習功課,等父母下班就可以來接孩子放學。
艾美特前身東富電器,爲了拓展海外市場,史鴻堯(艾美特現任董事長史瑞斌的父親)前往深圳考察。而蔡正富當時擔任深圳臺商協會秘書長,想在深圳設立一家自己的企業,也是史鴻堯的遠方親戚,於是雙方不謀而合,創辦艾美特。
史鴻堯還出讓5%股權給蔡正富,他感念地說:「老董事長有恩於我,是我的創業導師,還讓我變成公司的小股東。」作爲公司元老,蔡正富至今仍以副董事長身分輔佐現任董事長史瑞斌。
回顾 广西贫困少年遇车祸身亡获赔37万,热心亲戚骗走22万,判了
爲了照顧員工,從2003年開始,艾美特就仿效臺灣的高科技公司,拿出總資產的10%給資深員工配股,共有800名員工配得股份。